漁、樵、耕、讀四條靜心路線
漁~居於島
一川如畫富春江,挺拔蔥蘢江南山,憑藉「獨絕東南」的富春山水,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,揮毫寫下許多壯麗的詩篇。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吳均,在給友人宋元思的信中寫道: 風煙俱凈,天山共色; 從流飄蕩,任意東西,自富陽至桐廬,一百許里, 奇山異水,天下獨絕。樵~隱於山
藏身於600公尺高山中的閒置農舍,由一棟北靠緩坡、南面山谷的黃泥土坯房屋和一個突出於坡地平台的石砌平頂小屋。在那裏「回歸自然」,清晨隨著管家一起徒步山林,採摘野食,享用一頓清淡的竹林早餐,過一番陶公筆下的隱居生活。耕~樂於野
茶山竹海遍布的安吉,有著百分之六十的植被覆蓋。優質生態,造就清新宜人的空氣,與豐富農產,最適合攜家帶眷到此採筍、採茶、採摘蔬果,感受豐收喜悅、重返鄉居生活。讀~遊於冊
走進浙江文青書房,拜訪先鋒派建築師張雷在荒山野嶺新蓋的兩處鄉村閱讀空間。走訪富春山居圖原址,入鏡黃公望畫筆下的水墨山水。行船於千島湖間,閱讀的不只是浮於水面上的千島,更是深藏水面下2座縣城,8個鎮,39個鄉,1377個自然村,255家企業,270,268間房屋,307,838畝耕地,以及289,951人離別故土,移往浙、贛、皖各地遷移史。